2016年我校共青团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部署,按照团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部署安排,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扎实推进“思想引领培育行动、校园文化精品行动、创新实践育人行动、团组织规范建设行动”四项行动,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深化改革、服务学校更好更快发展进程中奋发成才。
一、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思想引领培育行动。
1、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为重点,以“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为载体,在全校基层团组织开展“与信仰对话——为中国梦奋斗”主题团日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全国“两会”召开、国家宪法日等为契机,举办校园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抓住重要节点,以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和全国“两会”召开等重要事件为契机,组织开展党史国情、革命传统、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活动。
2.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深化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扩大覆盖面,提升活动质量;发挥全国百佳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建设;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课堂”活动,每月邀请专家、学者到各院系进行授课。每个基层团支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以学习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动员我校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在校园内广泛开展主题学习研究活动,培育优秀学生理论学习社团,举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竞赛。
3、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贯彻落实高校“青马工程”工作推进会精神。力争出台政策性文件。编发优秀案例集;扩大校级大骨班培训规模;层级化推进校、院、班三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现对团学干部培训全覆盖。完善学员跟踪培养机制,推动导师库建设。
4、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开展“五四”表彰、最美大学生、最美教官等典型评选,通过班级培育、院系选拔、学校评审三个层次,评选出一批优秀个人、杰出团队,凝炼反映铁大学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往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种文化,促进广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期间增长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素质。同时运用网络、报刊和平面媒体、报告会及时宣传青年师生中涌现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完善团内评先评优、奖励激励机制,利用身边典型影响和带动团员青年,努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5、不断加强引航阵地建设。进一步提高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主动性,拓展引航阵地的建设。以校团委网站、微博和微信系统、广播电台等团属媒体建设为基础,完善学校青年之声公共平台,进一步加强团属媒体阵地建设,逐步打造大众媒体、校园媒体、网络媒体、团属媒体和各种信息发布渠道为载体的共青团立体“全媒体”传播体系。全校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工作的宣传和信息的报送工作。确保干的实、叫得响。建立校、院、班三级新媒体工作队伍和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推动全校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建设。巩固我校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网络宣传员、学生“网络文明促进会”等工作队伍。
二、以提升青年学生素质为重点,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行动。
6、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举办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季、社团文化季和新生文化季系列活动为依托,继续探索建立铁路文化节、青年月、文化周,通过凝练和宣传品牌项目、典型人物等,加大对铁路文化、学校文化、院系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寝室文化等阵地文化融合的建设力度。同时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按照“校级活动精品化、院(系)级活动项目化、社团活动经常化”的原则,整合资源、加强管理、加大投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校园文化活动更加贴近学生,使第二课堂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以体育文化节为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依靠基层团学组织及宿舍、体育社团等发动学生广泛参与,继续开展各级“大学生百炼之星”寻访、优秀体育社团创建等活动。同时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体育意识教育、倡导体育锻炼文化。
8、不断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按照“方向上引导,管理上规范,数量上提升,质量上优化”的理念,规范对学生社团管理,加大对理论和科技创新社团的扶持与指导力度。重点做好社团引领、凝聚、服务、活力工程。进一步推进社团“双基工程”和社团团建工作,培育优秀社团和社团活动,健全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进一步繁荣、活跃、规范社团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学生社团。举办第五届“春之声”社团文化季和“秋之韵”社团巡礼活动。
三、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着力点,持续开展创新实践育人行动。
8、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举办校园科技文化季活动为平台,整合校内各类科技类竞赛活动,坚持组织重心下移,使校内大学生科技类竞赛与全国、省大学生科技类竞赛相衔接。以开展“中国梦.我的创新梦”、“中国梦.我的创业梦”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做好我校参加全国、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组织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过程管理,完善激励措施,激发专业教师指导和基层团支部组织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9、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公共课教学实践、科技创新实践结合,寒暑假社会实践与日常性社会实践(服务社区)相结合,确保经费和指导力量到位,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基地化、规范化、社会化进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更重导向,更重内涵,更重实效。加强与地方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强化安全意识,扩大覆盖广度,提高育人实效。
10、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坚持立足校园、走向社会,服务河北,找准结合点,探索“大一志愿服务型、大二专业体验型、大三专业服务型、大四就业职业型”志愿服务实施体系。探索建立特色服务队,结合专业服务社会,制定我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促进方案,逐步建立适应于校内志愿者、社区志愿者、重大事件志愿者、重要活动志愿者等不同类型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工作机制。实现重要工作品牌化,突出整体性和持久性。坚持把青年志愿者工作和全团重要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和完善青年志愿者协会自身建设,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规范化。
11、建立服务就业创业有效载体。一是联合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创业先锋论坛”。邀请知名企业家、成功校友畅谈创业历程和经验。二是联合学生处举行求职技能大赛,使大学生切实感受求职面试的实况,锻炼广大在校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提供了解招聘流程,提高综合素质。三是配合上级团组织和学校相关部门做好服务西部计划的选拔工作。四是加强与教务处、工程训练中心和相关实验室的联系和协作,努力形成特色鲜明、操作性强、参与性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普及率。
四、以提升服务师生能力为目标,扎实推进团组织能力提升行动。
12、加强合理维权平台的建设。健全学生权益维护制度,推动学生会组织开展提案工作和日常权益维护工作。建立畅通有效的维权机制,利用青年之声和微信、微博平台开展维权援助行动。开展“倾听日”、“有困难找校学生会活动”等学生组织接访活动,利用线上与线下及时收集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诉求;建设青年学生帮扶服务体系,针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社会交往困难、上进心不足等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活动。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组织“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职能,探索建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伙食管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实现维权主体多元化。
13、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在团干部中认真开展“学系列讲话、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看齐意识,坚持廉洁自律。突出思想建团,严肃团内政治生活,强化“三严三实”作风,牢固树立正确成长观、事业观,坚持密切联系青年,养成良好作风,着力打造忠诚、担当、干净、专业的学校共青团干部队伍。组织好校、院、班三级团学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团学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巩固全团“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成果,建立团干部与青年学生面对面谈心、谈话的思想交流制度和基层联系点制度,提升团干部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校、院、班的三级“微博、微信”圈,增强工作交流,提供展示平台,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了解,拉近距离。以创建“红旗团委”、“标兵团支部”为先导,开展“活力团支部”创建工作,推动基层团组织基础建设。
14、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艺术团、礼仪队、国旗护卫队等学生组织的指导,建立大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培养体系,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优势,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规范学生会组织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联系、服务和引导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干部选拔、任用、培训、评价机制;指导学生会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接,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和校园管理。
15、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以开展创新试点工作机制为载体,积极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调研和理论研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把握工作规律,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进一步推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促进我校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
五、认真完成学校党政和上级团组织交办的其它工作
16、密切关注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托团干部和学生骨干、网络宣传队伍,组建舆情信息报送和研判工作队伍,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不断完善信息收集研判、信息报送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切实维护学校稳定。同时,校团委会将一如既往地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服务大局、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积极完成学校和上级团组织交予的其它工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六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