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高级工程师的追求
——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中铁十四局集团二公司邯黄项目部总工程师李红英
  • 来源:中华铁道网 作者:王运琥
 
alt
李红英(左二)在现场指导工作    杨德政/摄影
alt
李红英在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颁奖会上    杨德政/摄影






        李红英  2007年考入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硕士。







      (中华铁道网、《路讯》杂志特约通讯员 李佩山 王运琥 苏莉)盛夏的河北冀州,烈日炎炎。在邯黄铁路建设工地上,人来车往,机械轰鸣。一个齐耳短发、瘦弱单薄、身着蓝工装、头戴遮阳帽、脸捂蓝色医用大口罩的女 工程技术人员,在青银特大桥施工现场一边察看一边询问。她一会儿量量模板放置是否到位,一会儿测测钢筋间距合不合格,还不时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她叫李红英,中铁十四局二公司女高级工程师、邯黄铁路项目部总工程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称号的获得者。
       由于长时间受紫外线照射和季节变化的原因,李红英患上了严重的皮肤过敏症。进入5月份,她的脸上、手背上长满了红疙瘩,鼻子上更严重,红肿了一圈,又疼又 痒。医生嘱咐她“多在户内休息、蔽光,不要被阳光曝晒,否则脸上会落下疤痕”。可是,邯黄铁路正值大干,工程质量要求严格,悬灌梁施工刚刚开始,伸缩缝施 工工艺要推广,路基改良土试验还未完成。于是,李红英买来帽子和大口罩,把头面部裹得严严的,只露出一双眼睛。就这样,一连40多天,她一边服药,一边涂 药膏,尽管服药有反应,常常恶心呕吐,但她仍天天奔波忙碌在工地上。
“保证工程质量,是我的天职”
       在二公司邯黄铁路项目部院内的公示栏上,李红英郑重承诺:“保证工程质量,是我的天职”。她说到做到。
       二公司邯黄铁路项目部担负的工程任务,正线长73.06公里,途经河北省邢台、衡水两个地区的巨鹿、冀州、枣强等5个县市14个乡镇102个行政村,线路 要穿越农田、果林、河流,跨越京九铁路、青银和大广高速公路,以及5条省道和国道等。施工过程中,路基、涵洞、桥梁、车站、房建等应有尽有,工程量大,任 务十分繁重。尤其是软土地基、槽型梁和现浇悬灌连续梁施工,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
      公司领导将总工程师的重担压在了李红英肩上。施工中,她不辱使命,坚持以科技引路、样板先行、奖罚分明的管理,实现工程质量的全面创优。邯黄铁路项目部是全线第一家完成施组许可、第一家完成悬灌梁合拢、第一家完成路基施工关键工序改良的单位。
       李红英坚持定期组织各架子队召开现场观摩会,见先进就学,有后进就促。2010年底,邯黄铁路建设进入冬季施工阶段。桥涵结构物施工,对温度、湿度的要求 非常高,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质量事故,但因为工期紧张,施工不能停下来。架子一队DK96+567.8涵洞采用了内置燃炉、外敷保温层的施工措施,打出来 的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好,李红英当场给予架子队长和技术主管各1000元的奖励,并组织现场观摩会;2011年初,架子四队在全线率先圆满完成 DK124+020-DK124+240改良土试验段,她组织管内7个架子队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现场参观学习;在“墩身外观质量月”中,李红英每旬进行一次 现场墩身外观质量评比,对本旬中墩身外观控制较好的架子队技术和振捣人员进行奖励,全面提升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受到总监办的好评。
      在工程质量上,李红英不单单是对做得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做得差的,处理起来更是毫不手软。2011年3月6日一大早,李红英同平常一样,到邯黄铁路各工 区进行检查,经过检测,发现某架子队现场的涵洞钢筋绑扎不到位、模板放置的位置也有偏差,便对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
第二天复检时,李红英发现现场还是没有整改到位。下午的碰头会上,当着40多名管理人员的面,她给负责现场的架子队长和技术主管分别下达了1000元的罚款通知单,并通报批评。
        一支土方施工队质量意识淡薄,填土时总是超厚,对现场技术员、副经理的指挥置若罔闻。李红英听说了,立即给这家队伍下了停工整顿、并处以罚款的通知。随 后,她把劳务队长请到办公室,客客气气地给他倒上水,拿出一摞图纸规范,把上面的数据标准让他看,并把其中的质量隐患一一细述,弄得开始一肚皮火的劳务队 长顿时没了脾气,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处罚。从那儿以后,这家劳务队干活时再也不打马虎眼了。
      在每旬的工程例会上,李红英都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奖罚分明,使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在质量管理中,李红英的细致认真也是出了名的。
       为了切实做好邯黄铁路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场之初,李红英带领相关人员对全线进行勘察,详细核对图纸,连每一个标高都要反复计算。
        在DK156+134框架涵的防水层试验中,李红英与大伙儿一起,当场进行了十几次的配合比修改,盛夏的中午,火似的太阳烤得涵洞内蒸笼一样,为了确保质量,她毫不在意,直到涂料的颜色、厚度、均匀度与设计完全一样,大汗淋漓的李红英才离开。
      李红英不仅在内部学习先进,还到其他兄弟单位“取经”。2011年4月,她组织全线技术员到中铁十七局学习桩头凿除、涵洞施工等,回来后和大家一起交流,取长补短,有力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高。
       邯黄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学萍这样称赞说:“十四局二公司邯黄项目部是全线进度最快、施工最规范、质量最好的标段,这是与李红英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分不开的。”
       北京铁建监理公司总监曹新建赞扬李红英:“她把工程质量,把单位信誉,把企业未来的发展视为自己的生命。”
六千里路云和月
       1994年7月,李红英从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测量工程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二公司平郜铁路专用线项目部,从事测量工作。
       搞测量,不但要心细如发,劳心费神,出不得差错,而且得肩扛仪器、爬高走低,出力流汗,是一项让男同志也感到非常辛苦的工作,是需要有一双铁脚板、硬肩膀才能挑起来的重担。
     出生于城镇的李红英,虽然是个女同志,打小没吃过多少苦,但具有男子汉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按她的话说,是荣获山东省劳模、从新汶矿务局退休的父 亲,把她当小子来培养练出来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思想早已在她心里扎了根。第一次远离家乡的李红英,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工地陌生而又艰苦的环境,就被业 主借调负责起平郜铁路中桩和征地界桩的测设任务,时间只有一个月。
      此时的中原大地,草长莺飞,工地沿线是一人多高、成林成片的玉米地,加之在15公里的线路上,中线控制桩已丢失近80%,穿线工作十分艰难。
      到项目部报到的第二天,李红英就扛起测量仪器,一头钻进玉米林中,穿方向、拉钢尺、钉桩线、测里程。为节省时间,她带着干粮,天刚亮就出发,摸黑才回来。 刺挠又闷人的玉米地里,蒸笼一样,李红英穿的迷彩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结起一层白花花的盐渍,手上、脸上被玉米叶挠得红红的,划起一道道血痕,她仍一往 无前,只用15天就完成了任务,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半时间。望着被晒得黝黑、脸上一道道红印子的李红英,工友们竖起大拇指:“这假小子,真行!”
      施工现场,是一个男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李红英以执着的追求、奋进的态度,成了男人堆里的女强人,她到工地只有半年时间,便被破格提拔为测量队长。
      朔黄铁路红山崖大桥,位于太行山腹地,两头是悬崖峭壁,下面是水流湍急的滹沱河。在近50米的高墩悬灌梁施工中,每一次悬灌块灌筑都要在张拉、挂篮行走前 后,进行3次高精度的水平测量。前期没装电梯,得顺着塔吊架中的爬梯上下,就是空身攀爬都很吃力。李红英在测量当中,不但对滔滔河水、耸于谷壑的高墩,毫 不畏惧,而且以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不行的态度,背着近20公斤重的全站仪,每天都要上下四、五趟,反复量测,计算调整,创造出了悬灌梁合龙高程误差仅有8 毫米,水平误差为零的精度,这个精度在当时国内铁路悬灌梁施工中处于领先水平。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李红英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解决了曲线线形不顺、新老桥设计里程、轴线、桥梁夹角不吻合等问题。在徐州西绕城高速公路施工中, 李红英按传统的附和导线平差方法,与设计院交接的导线复测不闭合,采用GPS进行复测,仍不行。几经周折,最后她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提出了独特的平差方 案,解决了交接桩问题,为施工铺平了道路,受得了设计院和业主的高度评价。
     从平郜铁路到朔黄铁路,从沈大高速公路到徐州绕城高速公路,仅六年时间,李红英从学员、测量工到测量队长,成了小有名气的“测量专家”,她爬过的桥墩高度累计超过16000米,凭双脚走过3000多公里的测量路程。
用智慧编织成功的花朵
      从学员、测量队长、施工技术科长到总工程师,李红英一路走来,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
      李红英在徐州西绕城高速公路工程任总工期间,编写的大黄山互通立交现浇桥梁跨京福高速公路的施工和防护方案,科学、细致得让专家挑不出毛病,在江苏省交通 厅审查会上一次通过;她推广应用PY-4型电脑控制粉喷桩机,总结改进膨胀性石灰土施工工艺,使路基施工质量在全线成为样板;由于后期工程设计变更多、各 专业交叉多,设计上出现了些问题,她给设计院和业主找出诸如B匝道桥桥台设计失误、桥梁侧墙设计疏漏、路面横向排水设计错误、预留预埋电力通信管线错误等 方方面面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工程顺利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得到设计和业主单位的高度评价。
      陕西宝鸡虢镇二桥项目,是一个二次招标的“半截子”工程,原设计已时隔多年,施工现场和设计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国家现行颁布的标准不吻合。在这种情况 下,时任总工的李红英及时进行现场调查和图纸审核,经过细致勘察、计算,准确地提出了虢镇二桥纵断面设计与首尾相接的公路高程不吻合的情况,多次督促并协 助业主进行图纸的二次评审,解决了原设计图纸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问题。
       在担任京沪高铁项目部总工程师过程中,针对高速铁路施工要求严,质量目标高的特点,李红英带领技术人员认真研究高性能混凝土、旋挖钻机施工、钢筋笼模具加 工、直螺纹套筒连接等新技术、新工艺。研发的利用紧线器制作的钢筋笼临时内撑筋,可循环利用,取代传统的钢筋内撑筋,仅此项就节约钢筋近200吨,减少成 本80多万元;革新了钢筋笼加工模具、铝合金箍筋卡尺、钢筋对焊弯折角度检查尺等工具,使控制和检查加工钢筋的质量数据更加精确,误差几乎为零;研发的半 自动滚扎钢筋加工机比传统的人工绑扎钢筋笼提高工效近20倍,通过这些技术革新,使项目部的钢筋加工场成为京沪高铁全线的亮点,并作为样板工程全面推广。
      在公司施工技术部工作期间,李红英负责公司的技术管理、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审核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重难点专项施工方案等工作。她参与技术指导并总结的武 广“客运专线粗粒土路基压实质量过程控制研究”科技成果获山东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技术进步奖。
     在宁启铁路进行技术指导期间,李红英对全线进行了认真查看,编制了各跨河桥梁施工便桥及深水围堰、马汊河大桥系杆拱桥、跨宁连高速钢桁梁、滁河大桥钢桁 梁、既有线涵洞接长、跨京沪铁路悬灌梁等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为前期的总体施工组织安排、设计院的预算编制奠定了基础。
       孜孜不倦的追求,铸成了李红英求实创新、对工程技术爱钻研爱总结的优秀品质,并使她一路流光溢彩,在工地摸爬滚打17中,她有3个QC小组课题获得公司及 集团公司奖励,2个科技成果获得集团公司及省部级奖项,撰写的8篇论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其中《高速铁路悬浇连续梁0#块设计与施工》一文在 2008年山东省铁道学会“胶济客运专线相关技术研讨会”上交流,并收录在《城市发展与现代交通——首届山东省科技学术年会论文集》中……李红英因此而成 为公司第一批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总公司“巾帼建功立业标兵——科技女杰”。
书山有路勤为径
       2010年12月,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硕士的论文答辩中,李红英以第一名的成绩过关,顺利拿到了工程硕士学位。从此,她也成了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生实习的“客座教授”。
       这些年,事业中崭露头角的李红英成了测量领域行家里手,一个项目没结束,另一个项目就点名要她去。随着施工接触面的不断扩大,她总觉得仅有的测量专业知识已不够用。她热爱技术工作,对一切与工程有关的知识,都充满着极度的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
      不管是当普通的技术人员,还是项目部的总工程师,李红英的宿舍里始终都有一件“宝”,那就是书籍。《铁路施工技术要领》、《公路施工质量规范》、《路桥施 工技术手册》……别人下班之余,看电视、上网、逛街,她就猫在屋里与书本为伴,遇到专业性比较强的地方,她还会主动向比她小的科班毕业的技术员们请教。这 些年,光是记笔记的本子她就积攒了两大箱。
      高速铁路、长大隧道、城市轻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应用在建筑领域。李红英深知:建筑企业既会有越来越多的机遇,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只有专业型、综合型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让企业永葆长青,她把眼光探索到更广阔的领域。通过自学,她考取了公路、铁路、市政工程的国家一 级建造师和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证书。
        2007年,年近不惑之年的李红英作出一个决定:报考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硕士。
       “这个年龄还要考学,能考上吗?”、“工作这么忙,还给自己找压力。”有人不理解。
      “有压力才有动力,学习不分年龄,活到老,学到老。”一头扎进书本的李红英,又开始了一段艰难的求知路程。
      为了备战,当时还在宝鸡虢镇二桥当总工的李红英买来厚厚的GCT工程硕士考试教材,像海绵挤水一样,在去开会的路上,她也会随身带着书,利用坐车的时间抓 紧学。夏季的夜晚,地处郊外的项目部内,蚊子格外猖獗,毒性也非常大,专注看书的李红英,腿上被咬起了大片疙瘩都浑然不觉。有时加完夜班回来,她还要看会 儿书,多少个深夜,项目部其他人都进入梦乡,办公室仍倒影出她俯窗拾案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红英以总分234分的好成绩,被顺利录取。
      在职研究生的课程虽然不是很紧,但3年也要修满3个学期的课程(一学期20天),完成近20门功课及最后的论文答辩。对李红英来说,别说是20天的时间, 能完完整整的请一个星期的假都是件非常奢侈的事。各种检查、技术指导、质量监管,任项目总工的她整天忙得团团转。经常是一个课时的课刚听了个开头,就被工 地催回去了。即便如此,李红英也没有对学习掉以轻心,她请同学帮她把老师的讲课录下来,存在电脑上,方便随时学习。
        对李红英的执着,有人说她傻。工作这么多年,连件象样的衣服都不舍得给自己买,可仅她读硕士交学费就花了23000多元。别人工作之余轻松消遣,她却像个 苦行僧一样,整天埋头苦学,真是划不来。李红英不这样认为:学习,是使人不断进步的阶梯。人生每前进一步,都是任何物质享受不能代替的。她自得其乐,乐在 其中。
       李红英不仅自己学,在人才的传帮带上,也是一个有心人。邯黄项目部全线73公里,7个架子队,技术管理是个难题。为此,李红英从人才培训入手,把现场作课 堂,手把手地教导,提高项目部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王云、董嘉莲、张立强,一大批80后脱颖而出,担任了架子队技术主管职务。
女儿有泪不轻弹
      做一个工程师难、做一个总工程师更难、做一个女总工程师,更是难上加难。工作中的李红英风风火火,是个说一不二的女强人。只有在私底下,她才流露出女儿家本色的一面。
     2 011年3月1日,邯黄项目部召开旬例会,因为场地验收的事,工程部被通报批评。会议开得很晚,大家又累又冷,有人提议喝点酒解解乏。李红英带着董嘉莲、 朱兴礼、王云等7个队技术主管一块聚餐。几杯酒下肚,一名技术主管把杯子一掼,“累死累活的,还天天挨训,这个活真没法干了。”一番话引起大家愁肠,“真 是的,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到别的工点。”“我可受不了这窝囊气了,大不了不干”……
       7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始终沉着脸的李红英“啪”的一拍桌子,“你们还是男子汉吗?一点小事就委屈成这样,还不如我这个女人。你们难, 我就不难吗?你们有压力,难道我就没压力吗?动不动就撂摊子,让谁去扛?大不了不干,说得轻巧,你们怎么成长进步?还能不能在这个岗位上呆下去?父母、企 业培养你是让你干什么的?也不扪心想一想……”
       说着说着,李红英忍不住哽咽起来,头一次看到李红英掉泪的小伙子们愣了,房间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相互望着,心里惭愧极了,一幕幕往事在眼前浮现:70多 公里战线的邯黄铁路,投资10多亿,工期只有14个月,临时征地、场地规划、设备验收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作为项目总工,那份压力不言而喻;腊月天气,滴 水成冰,为规划好施工组织设计,李红英跑现场核图纸,忙到凌晨一两点,关节冻出了毛病;与监理、业主、设计等单位交往时,作为一个女总工,不仅谈判桌上应 对自如,在酒桌上也要拿得起放得下,身体单薄的李红英常常是硬着头皮去喝……里外操心,忙前忙后,但大家从未听她发过一句牢骚。
       “李姐,对不起,刚才是我们没出息。”“你别伤心了,我们一定听你的,好好干。”八只杯子重新碰到一起,发出清脆的声音。
         办公室李华心里埋藏着一个秘密。今年3月的一天,晚上9点多,李红英从外面吃饭回来,李华看到她步伐趔趄、神态恍惚,赶紧扶着送她回宿舍,一进门,刚坐到 床上,李华问了句“李总,你喝水吗?”李红英突然一下子抱住李华,像个孩子似的放声大哭。“怎么了,李姐,有什么委屈吗?”任凭李华怎么问,她都不说。眼 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哭得那么伤心,一旁的李华搂住她瘦弱的双肩,也忍不住泪眼婆娑:获得过很多荣誉的李红英一直是别人眼里的女强人,平时也像个大姐姐一样 关心项目部的年轻职工,人前的她开朗、果敢,其实也有为难、脆弱的时刻。一个工程项目部的女人,在一群男人的天地中打拼,是多么不容易呀!作为女儿,常回 家看看成为梦想,让白发的爹娘日夜牵挂;作为母亲,不能陪伴孩子成长,是一生中多大的遗憾!
         第二天,李红英依旧精神抖擞地上了工地。李华知道,面对生活,她还是选择了坚强!
环背后的故事
      有付出就有回报:“建功立业标兵”、“先进女职工”、“科技女杰”、“五一巾帼标兵”……今年41岁的李红英,参加工作17年来,先后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近百项。
     光环的背后,是李红英太多的付出。
      2003年秋,李红英接到通知,让她到徐州京福高速公路西绕城任总工程师。
      在两岁多的儿子和事业之间,李红英也曾徘徊过。为了能在家照顾孩子,她也想过要放弃这份颠沛流离的筑路工作。可是在多次接到单位请她出山的电话后,李红英 犹豫了,单位实在是缺乏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父母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学、企业也培养了自己那么多年,在能挑大梁的时候,没有理由不去回报。在公司设备物资 部工作的丈夫张少鹏,深深懂得妻子的心思,只对她说了一句话,“没事,你放心去工地吧,儿子我能带好。”
     临去工地前,李红英跟儿子摊牌:“龙龙,妈妈要去工地上班了。”龙龙眼巴巴望着妈妈:“让奶奶去,妈妈在家陪我。”“龙龙是个好孩子,奶奶年纪大了,不能 上工地干活了。妈妈回来,给龙龙买好吃、好玩的。”“不,我不要,就不让你走。”不管爸爸和奶奶怎么哄,龙龙双手紧紧拽着李红英的行李带,哭着不撒手。眼 看赶车的时间要到了,李红英红着眼睛,狠下心肠掰开儿子的手,提起行李头也不回地冲出家门,直到走出老远,还能听到儿子撕心裂肺的呼唤:“我要妈妈,我要 妈妈……”
      4个月后的一天,李红英从工地第一次探亲回家。早上7点左右进的家,儿子还没有睡醒,圆圆的小鼻头一张一翕,眉心攒成一团,似有无限心事。望着儿子可爱的 小脸,李红英忍不住俯下身用手轻抚他的发际。“豁”一下,龙龙睁开了双眼,紧紧地盯着妈妈的脸,一声未吭,凝视了十几秒,转过头又闭上了眼。那眼神中闪过 的一丝忧郁,像针一样刺着李红英的心。
      李红英悄声退出,来到她的卧室,紧紧关上房门,坐在那儿,泪水无声地划过脸庞。儿子啊,原谅妈妈,我何尝不想陪在你的身边照顾你成长,何尝不想牵你的小手和你玩耍?只是妈妈重任在肩,在你和工地之间,妈妈只能选择后者。
     儿子大部分是由丈夫张少鹏带着,男人在照顾孩子方面总是不够细心。李红英每次从工地回家,总发现儿子的衣服穿得别别扭扭,不是夏天的T恤当成秋衣了,就是 反来复去就穿那两身衣服。有年冬天,儿子随丈夫来工地探亲,腊月的天气,孩子不住地吸流鼻子。李红英发现,儿子衬衣的袖口居然露了好长一截在棉袄外面,那 棉袄的袖口又油又亮,显然是好久都没拆洗了。“像个没娘的孩子”,当时李红英眼眶就红了。“那有什么办法,我又不会缝”,少鹏也挺无辜。李红英随后买来棉 花,连夜给孩子续上了袖子。
     儿子龙龙粗心大意,有时丢三落四。一次龙龙把校服弄丢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费了好大周折才找了回来。于是,李红英在校服上绣上了儿子的名字“张湛坤”。从此,龙龙再也没把校服弄丢过。
      随着渐渐长大,龙龙开始喜欢跟李红英“煲电话粥”,“妈妈,你们的路修了几公里了?”“妈妈,总工是干什么的呀?”面对儿子的问题,李红英认真给他解答 着。在龙龙懵懂的心里,认定了妈妈在工地上干着伟大而有意义的工作。现在,李红英再从家去工地的时候,龙龙会在一旁嘱咐,“在工地多喝水,注意身体”、 “别忘拿东西了”。
      今年8月的一天,李红英利用回机关给新毕业的大学生讲课的机会,回到家里,正好遇到儿子龙龙和他的一帮同学。龙龙拉着妈妈的手介绍:“这就是我的妈妈,她是个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一脸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