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

本报记者 姜泓冰 《 人民日报 》( 2009年12月10日   19 版)

  “要面向21世纪设置一套新时代的专业课程,以培养国家在下一世纪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这是钱学森上世纪90年代初对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的寄语,也是他最早显示出对于当代中国缺少优秀技术人才、高等教育育人体系存在不足的担忧。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钱学森先生这样直言不讳,认为只有扭转教育发展的误区,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   

  仅有跟踪型研究是不够的

  今天的中国,“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为什么少了?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的回答是,这与我国目前大多数基础科学研究都属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研究有关。

  今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的科技影响 力和对世界科技进步的贡献,并未同步增长。在张杰校长看来,目前多数中国研究人员所做的事是——“别人提出问题、发表论文,我们跟踪别人的论文,解决别人 论文中剩下的需要修修补补的问题,然后发表论文。” 

  这种论文导向的跟踪型科学研究,很难产生真正原创意义上的重要科学贡献,也制约了创新思想的出现。而眼下,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已面临很多独特的困难,非常需要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张杰认为,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以前大 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以知识的完备性为标准,这一知识传授型的单一模式延续了四五十年。尽管课本越来越厚,但基本框架未变。从小学到大学,我们让学生做了无数 习题,希望他们掌握可能碰到的各种难题的解法。培养这类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探索未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才是创新的基础。” 

  当年,正是钱学森学长这样的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卫星等研究出来的。

  培养拔尖人才,“人格养成”是根本

  “要考虑21世纪会需要什么样的工科教育……理工科的数学课必须改革,数学课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求解,而是为了学生学会让电子计算机去求解,学会理解电子计算机给出的答案,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工科教学改革的部分内容。” 

  这是钱学森先生1989年2月为纪念大学毕业55年而写给交大的一段话。为响 应学长呼吁,上海交大先后多次在全校开展了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探索创新型人才教育理念和培养方法的突破。2008年,学校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成形,张杰校 长称之为“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知识传授,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这三个概念算不上多么“新潮”,但以“三位一体”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组织教 学和安排实践活动的结果,带来的是整个教育教学体系的根本性变化。所谓“能力建设”,张杰校长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整 合的能力、表达沟通的能力等。

  要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张杰最看重的是“人格养成”,是“理想主义”。“没有理想主义光辉的照耀,一个人便行之不远。为什么大家这么尊敬钱老?不光因为他的科学成就,更由于他的人格高尚。爱国、奉献、创新6字诠释了他的科学人生。”张杰这样总结。

  在张杰看来,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根本。 上世纪初的交大老校长唐文治提出要成就“一等人才,一等事业,一等学问”,最重要的是有“第一等品行”。这“第一等品行”中,最受重视的是学生的爱国心、 感恩心、责任心以及激情和梦想——激情让人热情洋溢。敢于战胜一切困难而决不屈服;梦想有多远,我们才可能走多远。      

  鼓励创新,须创新人才评价体系

  在张杰看来,要真正培养创新人才,大学需要摆脱浮躁风气,踏踏实实研究、解决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种种问题。比如,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如何提高——如果老师们从事的都是跟踪性研究,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也只会做跟踪性研 究。只有真正领会了创新的精髓和精神实质的老师,才可能向学生更好地传授知识和创新的思维方法。

  目前,国内一批以培养拔尖人才为目标的知名学府已各自着手尝试改革科研激励和评估机制,重新倡导大学科研对学术灵魂的追求。

  “优秀大学的本质就在于把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一群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励,产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张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