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学习实践活动小组办公室对开展活动以来通过各种方式调研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解析和甄别,经过反复分析、聚焦,提炼出13个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这13个问题虽然都关乎学院发展,涵盖面也较广,但给人的总体感觉略显繁杂、凌乱,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3400多条意见和建议到底该如何着眼?如何审视?值得深思。本人觉得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先理性分析,后聚焦提炼。

学校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把学校作为一个子系统放入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来审视,问题就容易解决得多。因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实质就是子系统内外的相互作用。

分析的途径是先外后内,分别寻找子系统内外影响其发展的核心因素。

一、外部软环境建设

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考察。

1、从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的体制看,政府掌握办学的政策法规和主要经费,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加强与省政府的联系与沟通,以便更主动地把握机遇,争取政策和经费支持。我校由于历史隶属原因,与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关系还不够密切,要想使“后娘变亲娘”就必须加强联系,增强为地方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理想的争取目标应是:在省会建设一所河北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或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以便获得省政府的大批投入,走非常规跨越式发展道路。

2、从特色办学、市场办学的机制看,我们这类学校如果离开了行业背景和企业支持,就失去了特色,失去了市场,就难以发展,甚至影响到生存。学研产相结合也是办好高等工科有效的唯一出路。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与铁道部、学校董事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校董会的作用,恢复以往密切的关系,促使其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积极投入,参与办学,真正实现校企结合办学。从而解决办学经费、大学生就业两大难题。

3、从提高学校社会地位,扩大国内、国际影响的角度看,必须尽快更名,并实现国际交流与合作零的突破。大学之名是高校综合水平的象征,互派留学生是高校开放水平的标志,其社会影响不可小视。此涉及到生源质量与数量,甚至社会力量支持办学问题。如成,则招生无忧,哪怕高中生源日趋下降。

以上三点均涉及筹措办学经费的大事情,也是最难的事情。有钱不一定办好学校,但没钱肯定办不好学校。

二、内部自身硬实力建设

学校能不能快速发展,最终还要看自身实力。因此,要找准定位,练好内功。

学院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立足河北,服务交通,面向全国,努力办成特色鲜明、河北一流、国内知名的工程技术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和定位,基本是合理的、可行的。学校近些年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仅就“河北一流”的目标而言也还没有达到,即使博士点立项建设成功后,也还要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努力。因为我们目前与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的综合实力还有较大差距。无论是河北一流,还是综合性、多科性、高水平、研究教学型等大学的目标定位,文字表述暂且不论,归根到底是要做大做强。

“强”的内核应主要是博士点立项建设、质量工程、人才队伍建设三项,因为此三项已涵盖教学、科研、师资建设等主要方面,是学校的生命线和高层次、高水平的代表,且博士点立项建设、质量工程也包含了关键的设备投入。“大”的核心因素无非是办学空间,有空间才能有学生。

这样一来,制约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就浮出水面。即主要是:更名、扩大办学空间、博士点立项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工程、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八大问题。其它如思想观念、行政管理、人事分配制度、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学校硬件建设、教职工福利待遇、团学工作和招生就业则均属题中应有之意,可不作为聚焦之列。

补充说明三点:

1、在做大与做强方面,因精力、财力、政策、环境等影响,存在一个步骤问题。是先强后大,还是先大后强,或是同时进行,要认真考虑。

2、在扩大办学空间方面,还要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机会是创造出来的。空间一定要扩,只是方法和形式问题,是征地,还是合校,或是住宅外迁,也要抓住机遇,谨慎抉择。

3、在质量工程方面,要多强调教学观念的更新。观念不更新,就谈不上质量。现代教学观已发生了根本转变,其趋向是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知识向重视能力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重视认知向重视情感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