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中办发〔2010〕12号)提出自2010年4月起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中共河北省委为巩固和扩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推进“三年大变样”,以“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目标,下发了《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并在加强基层组织中提出了实施党员“双育”工程(党性教育、技能培育)。5月18日,校党委召开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王岳森书记讲了四点意见,即深刻认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突出主题,明确要求,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紧密联系学校工作实际,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特别强调,要准确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员工,加强基层组织”,提出了开展“双争”活动(争创优秀团队、争当模范标兵)的具体方法步骤。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通过认真学习、讨论、领会上级精神,认为,深入开展“双争”活动,实施党员“双育”工程,对于充分发挥党总支和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广大师生党员的积极性,推动电气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双争”是出发点,“双育”是落脚点。开展“双争”活动的关键就是如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即如何实施党员“双育”工程,而实施好党员“双育”工程的关键就是要结合电气学院实际提高党员,尤其是教工党员对“双育”的认识和理解。

        “双育”的第一个“育”即党性教育,主要关乎党组织的凝聚力问题,是首要问题。如果党员都有了坚强的党性,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个党组织的凝聚力就自然增强了。何谓党性?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党性应首先是模范性。这是一种本色,这种本色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工作积极,学习刻苦,关心群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出来”,这样的人最具党性。本次“双争”活动要求优秀共产党员努力争当“五个模范”(学习钻研的模范、为人师表的模范、自主创新的模范、爱岗敬业的模范、团结协作的模范),还有个“亮牌示范”活动(“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员教师示范岗”)都是弘扬党性的要求和措施。其次,党性是人民性。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离开了这一点,就失去了党性的灵魂和核心。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是衡量共产党员合格的根本标尺。一些人被老百姓视为不讲党性,原因就是背离了人民群众,危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我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以学生为本位,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再次,党性是先进性。党性是与时俱进的,一个时代的党性是一个时代先进性的体现,她始终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方向。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就会逐渐达到这个时代的党性要求。如节约资源,低碳生活就是党性的表现。还有,党性是纪律性。纪律严明和党性坚强密不可分,没有纪律的约束,就谈不上党性,党性坚强的人必定是模范守纪的人。开会、上课迟到,随意停调课,对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提条件、讲价钱、打折扣,这样的人是不具党性的。最后,党性高于人性。人性即良心。讲党性的前提是要讲良心,但党性要高于良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品德,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作业绩有时难于用数据标准衡量。一些党员教师对自己要求不高,仅凭着良心工作,似乎就不符合党性要求。为增强党性教育的效果,党组织不仅要加大党性的理论教育,还要组织到革命圣地接受党性洗礼等一些实践教育活动。

        “双育”的第二个“育”即技能培育,主要关乎党组织的战斗力问题。如果党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党组织的战斗力是不会提高的。围绕学校“强化学科建设、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办学质量、推动科学发展”的主题,大大提高教工党员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水平,尤其是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技能培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代,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角色多元化对教师基本素质、前瞻性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挑战,如果党组织不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角色协调,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按照教育学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精神的发展、专业知识的发展和专业技能的发展。首先,专业精神的发展是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精神及努力奉献的风范和精神。师德师风建设和先进的教育改革理念是“技能培育”的重要内容。党组织要培养教师树立新的知识观和课程观,树立教育家的意识。现代教育需要教育家式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式的教师。现代教育关注学生个性成长、人格发展和道德养成,提倡人性化的教育,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要求教师必须以人为本,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教师的职能要由“教”转变为“导”,从课程的执行者和使用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而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实现教师工作的种种转变。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是多元化的,其中包括教员、人类灵魂工程师、心理医生、青少年朋友、领导、榜样、研究者、学校管理者等多种角色,在众多的角色冲突中,教师要努力学会角色协调,缓解心理压力,完善自我,缩小角色差距。其次,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起码的条件,教师要努力扩大知识视野,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信息及发展趋向,自觉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研究教育对象和设计教育教学方案,力求以有效的教育活动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第三,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条件。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培养自己教育教学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包括与学生交往、实施课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等技能。有些教师理论水平很高,缺乏课堂的师生互动和课堂管理技巧,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无论从教育学理论本身,还是从更名后我校大学精神培育的实际需求来看,党组织都要增强“双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以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老教师传帮带、教育学理论培训、专业知识进修等多种活动为载体,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转自《石家庄铁院》第357期第四版)